จริงใจมาร์เก็ด JJ Market
下午就著地方刊物的介紹,和泰文老師前往JJ Market的Artiest Village活動一探究竟。
原本預期一連四天的活動會有更有趣的indies商鋪出現,結果不然,多數手作商品其實和清邁大學前門的學生市集類似,零落的藝品擺設、小吃攤都顯得有些冷清。是因為活動首日嗎?但攤位看起來不多啊?不解。
晃過一圈,沒花多少時間,雖然看到Nimman路上的好喝咖啡店以及位於Loikroh路的人氣漢堡店都來設攤,但整體而言,相當平淡,作為場地推廣的活動來看,還是覺得可惜。
JJ market在清邁應該算是維持狀況載浮載沉最久的空間,多年前初創時,想要如曼谷週末市集的氣魄早已不知哪裡去。雖然近年有一兩家生意興隆的店面在市集裡,但整體來說,只有晚上靠近馬路的酒吧區以及附近本地人熟知的週末花市有顧客往來。
真的覺得殘念,其實整體空間還不錯,可容納店家也多,也有停車場,但人潮不來、店家留不住。
和一家手作服飾的老闆娘聊了一會,她說,開店至今曾經一整區店家全部歇業搬遷,只剩她一人繼續撐著。住在清邁快30年的本地人則說,她其實並不知道有這樣一個市集。
空間經營真是不易,近一年多來開始有新咖啡店、茶店、Rimping超市、冰品、點心店、粿條店進駐,加上週末的農夫市集,感覺應該會讓市場活絡起來,但看來依舊未見起色。是因為有點距離、不夠複合式到清邁人鍾意的樣子,亦或是還沒抓對客群?也許吧。
在清邁,慢慢發現其實不只是JJ Market,店家的流轉率其實也不算低,有些是因為地主賣地蓋大樓而搬遷,有些純粹就是做不起來就速速收手,亦或是承租者經營太好而被屋主回收改自營,而被迫遷址。
曾經和朋友去一家泰式口味的Tapas店,剛在NImman.開幕時,分吧台和前後兩區用餐區,口味其實很好,氣氛和價格也合宜,但不到兩個月時間,店面就關門整修,再過一個月,店面只剩原來的三分之一,再過兩、三個月,原本靠大馬路的店面轉租給果汁店。
確實,店家生存各憑本事,但在清邁急速發展的狀況下,確實也開始出現許多值得觀察的“當下”現象。
說多了。不如⋯⋯改天再去看看JJ Market的農夫市集吧⋯⋯